服務項目與分享
Service and share減脂
2023/06/28
張OO 小姐,減17.1公斤
主治醫師:余玳儀醫師
48歲張小姐,在加油站上班,因工作需輪班熬夜,長期內分泌失調,導致體重直線上升。還記得第一次看診時,張小姐難過的說:「為什麼我吃得這麼少,體重還是降不下來呢?」相信很多人也跟張小姐有一樣的困擾吧!
張小姐的體質是屬於脾虛痰濕,肥胖在中醫理論中,與「痰濕」有關,肥人多「痰濕」。現代人習慣久坐,「久臥傷氣,久坐傷肉」,導致脾氣虛弱、痰濕內停,又「脾主肌肉」,脾臟能消化食物,將養份輸送到全身,若脾氣虛弱,會造成脂肪及痰濕瘀積,隨著年齡增長,新陳代謝變慢,體重節節上升,此類的患者是中醫減重的強項。
►中醫將肥胖分為三種證型:
- 脾虛痰濕型
虛胖水腫,容易頭昏嗜睡,胸悶噁心,脹氣反胃,大便稀軟,手腳冰冷。舌體胖大,舌邊有齒痕,舌苔白膩,脈象緩。
治則:健脾去濕,益氣活血
- 腸胃燥熱型
胖但肌肉結實,食慾好、容易飢餓,口渴、喜歡冷飲,排便不順、大便乾硬。舌質偏鮮紅、舌苔易偏黃,脈象滑。
治則:清胃瀉熱,潤腸通便
- 肝鬱氣滯型
常見於女性,因情緒壓力,吃多發胖,性情易波動,胸悶短氣,月經不規則。舌質偏紅、舌苔厚膩偏黃,脈象弦。
治則:疏肝理氣,行氣消滯
經過7個月的中醫內服藥,調整痰濕體質,張小姐的睡眠障礙漸漸改善;經常性的消化不良,胃腸脹氣,以及排便問題,也因為穴位埋線而得到改善。張小姐的體重在半年內循序漸進下降了18KG,內臟脂肪從11掉到了4,體脂肪率也從一開始的40.5%降到14.6%。
肥胖會造成許多身體新陳代謝的疾病,如高血壓、糖尿病、脂肪肝、心血管疾病,常見症狀有疲勞,頭暈、頭痛、心悸、腹脹、下肢浮腫……等,張小姐開心的說:「現在不只體態變輕盈了,身體也變得更健康了。」 🙂



